左牵华为,右牵大疆

虚拟仿真技术重塑无人机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发布时间:2025-03-12 作者: 新闻中心

  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人机作为其核心领域之一,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航拍、物流配送、农业植保、测绘、电力巡检等。

  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在去年已突破1200亿元,稳坐全球领头羊,并预计至2025年将实现翻番,超过2000亿元。这一迅速增加的态势,无疑凸显了无人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低空经济的发展,使得无人机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不断的增加。据行业统计,无人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地增长,这为无人机技能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操控、维护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环节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例如,无人机飞行需要精准的操作技能和对各种飞行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不同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无人机维修与保养涉及到电子、机械、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和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滞后于无人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相关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企业常常面临着“一才难求” 的困境。

  据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无人机操控员的人才缺口已高达100万,而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的人才缺口更是惊人,达到了350万。整个无人机行业的人才缺口累计已高达450万。

  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如何培养更多的无人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对无人机有关专业的建设和投入,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无人机领域专业人才。

  无人机虽然体积较小,但依然属于航空飞行器范畴,其中的精密程度及所需的技术难度也相当高。因此,无人机专业课的基础也来自基础民航、航空航天等传统工科的基础课,涉及航空气象、适航安全、机械载荷等。

  目前,国内高校在无人机有关专业的设置上还不够完善,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航空航天类专业,但针对无人机领域的细分专业较少,如无人机飞行技术、无人机维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开设数量相对有限,不足以满足市场对各类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无人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掌握飞行技能、维修技术和应用能力。培养无人机专业人才需要配备大量的专业设备,如无人机飞行模拟器、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无人机、维修工具和检测设备等。这些设备的采购成本比较高,而且要一直更新和维护,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这些因素导致一些高校在无人机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真实的操作能力。

  同时,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比较长的时间周期,特别是飞行操控人才和研发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大量的实践训练。飞行操控员需要积累一定的飞行小时数才能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研发设计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这使得人才培养的成本进一步增加,也限制了人才的快速培养和供应。

  随着教育数字化加速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实验,正在重塑无人机专业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虚拟仿真技术为无人机专业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和操作机会。借助虚拟仿真,学生能够反复演练无人机的组装拆解、飞行控制、无人机群体协同与自主避障等核心技能,有效解决困扰无人机专业实践学习的“三高三难”问题。

  在无人机组装实验中,虚拟仿真技术能真实还原无人机的真机装配过程,增加学生对无人机结构的掌握以及装配熟练程度,来提升教学效果。

  无人机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模拟多样化的飞行环境和任务场景,包括风速变化、地形起伏、目标追踪等复杂条件。通过调整这些模拟参数,学生能预见不同情境下的飞行效果和任务完成度,进而探索出最佳的飞行策略和参数配置。

  加深对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础原理的理解。同时通过不断调整实验中的系统参数,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从而培育学生探究式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此外,虚拟仿真实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随时随地进行训练,不必将真实的无人机投入到高风险的场景中,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效率。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应用不断在扩大,这也为无人机领域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无人机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操作能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学校无人机人才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三高三难”问题,成为推动无人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我省一高职校园“2024年老挝无人机运用技能立异师资班”正式开班!

下一篇:瑞瀛物联的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