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华为,右牵大疆

长风有时 直冲云霄——2024株洲年终经济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05 作者: 下载爱游戏体育app网址

  2024年,脚踏实地的株洲,以从容与坚持,奋斗与耕耘,为“先进制造业”写下了新的注脚,更以产业的进击,为株洲描绘了“幸福”底色。

  这一年,全市上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落实“七个有新作为”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八大行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在2024年的收官之际,政府工作报告带来丰厚成绩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提高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左右。

  产业之先,看集群。在株洲“3+3+2”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版图上,第一个“3”所代表的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这3样,既是株洲传统优势、又是不断进化迭代代表着当前城市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产业,均已跻身“国家级”产业集群,更直接带动全市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榜单上升2位,位居第37位。

  “布棋”之先,看未来。在面向未来的新兴起的产业上,株洲力敌千钧。已成功举办到第三届的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今年让大家看到了全新的北斗株洲——“一集团、一基金、一研究院”格局组建完成,建成投产全省首个商业卫星工厂,完成38个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场景建设,入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研发全国第一台多维度时空摄像机,太空星际8颗卫星成功升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全国首个“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常态化运营,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获颁型号合格证,国内最大载量无人运输机SA750U成功首飞。

  城市“铭牌”,意味着能够为产业所赋的高能。目前,株洲已是全省唯一同时获批国家千兆城市、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的市州,并首次跻身全国数字化的经济百强市,成功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综合类实践优秀案例。

  企业丛林,证明着这里的经济活力和向上走势。2024年,株洲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9家,累计达20家,总量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6家。

  掌握核心技术从来都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株洲核心院所、核心企业,在长期且持续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中,不断衍生更具科技感、时代感的产品,演化出更多源于本业又跳出本业的全新产业,并且在“生产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前瞻预判和不懈坚持中,向世人展示着无尽的活力。

  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海上风电电压等级最高变压器……株洲城市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已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前50强。截至2024年10月,株洲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2.2件,全市90%的研发投入、创新平台、技术人才、科技成果均来源于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占GDP比重达到3.15%,连续九年稳居全省前二。

  2024年,在“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中,全市已落地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24个,新签约科技型企业投资项目80个、总额超23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9.8%。发放知识价值信贷29.2亿元,居全省第2,同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科创平台,尤其是国家级科创平台,足以证明一座城市的创新能级。去年,全市成功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通过专家评审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66家。赛迪国内首个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株洲。

  新型研发机构,也层出不穷。仅2024年,全市就新成立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航空产业研究院、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优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

  这些,都让株洲将科学技术创新里的乾坤牢牢抓住,并在这里落地生根,化作大千世界。

  推进国企改革,株洲明确企业主业,有效“拆庙减人”,提升盈利能力,一系列举措激发企业动力和发展活力。

  2024年,重组成立的株洲产投集团,更加聚焦于主业的“二次创业”,正在开展更多新探索,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转向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投资,支持高科技和高的附加价值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市加快基金清理,推动“拨款”改“投资”,盘活国有“三资”入库收入92亿元。

  园区改革和战略整合中,株洲高新区入围全国“专精特新”百强高新区,株洲经开区、醴陵经开区获评全省绿色园区,渌口经开区转型为省级高新区。

  国企市场化转型,“国资国企市场化转型改革探索实践”案例还入选了全国典型。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市新增注册外资企业20家,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发运550列、增长20%,三市联动发运班列年度首次突破1000列,荣获全国铁水联运优秀案例,B保中心跃升至全国第28位,跨境电子商务进出易额增速居全省前列。

  直达上海水运航线年爆发出了惊人增长——从株洲港起运的货物,可以直达上海,出口到世界各地,株洲港吞吐量超200万吨,增长超10倍。

  对外进出口也有新成效。轨道交通产业成功申报全国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还在尼日利亚和埃及设立物流中心及海外仓。

  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是株洲为未来种下的成长之树,蕴藏着未来的发展之姿。

  中车双碳产业园,正在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制造基地为目标,打造属于自身个人的超级梦想工程,未来将形成每年超200万台套电驱系统及部件产品交付能力,有力支撑中车乘用车电驱产业向行业头部进军。园区内通过余热回收、光——储——充等多维融合的少碳技术,可实现单品生产能耗下降12%,清洁能源占比超50%以上,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工厂。与知名物流仓储设备厂家联合,园区内将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全自动立体仓和无人配送网。

  光启技术超材料产业基地——株洲905基地项目,将建设成为集研制、生产、检测一体化的超材料智能制造中心。这是光启技术在全国布局的主基地,将助力光启技术补充产能,也为构建我国超材料产业链生态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中车双碳产业园、永磁动力等167个项目竣工投产,光启905基地、后浪总部等272个项目开工建设,大唐株洲电厂扩能、炎陵和攸县抽水蓄能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加速更新着株洲产业经济及城市风貌。

  过去一年中,株洲抢抓“两重”“两新”等一揽子政策机遇,争取国省投资项目资金199.4亿元、支持项目超400个,争取上级财政性资金498.5亿元,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个、总投资627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20个。“湘商回归”新注册主体200个。国资国企走进株洲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111.9亿元。

  “活跃”项目引进来,“活泛”政策贴身顾,在“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中,株洲狠抓项目前期工作,推行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和周调度机制,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000亿元以上,促成了重点项目的落地见效。

  去年9月,株洲科创基金港正式和大家见面。秉持“投资引领、创新发展”的特色定位,株洲科创基金港旨在通过优质科创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吸引外部私募股权基金机构入驻,集聚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并购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类创新资本和金融创新业态,为园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产业壮大提供资本支持。目前已经有25家机构入驻株洲科创基金港,总基金规模达575亿元,共投资企业217家。

  这片基金港,不仅服务株洲企业,还能辐射整个长株潭地区,为更多的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专精特新等制造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全市金融机构持续创新科技信贷产品,让科创企业的技术“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满足了不一样、不同生命周期科创企业融资需求,融资难题逐步得到缓解。去年,全市政银企对接力度持续加强,112个重点项目获银行授信金额327.81亿元。

  基建、非公有制企业、普惠小微领域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也得到活水灌溉。去年仅1月至9月,全市基础设施类贷款新增贷款144.9亿元,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新增134.8亿元,普惠小微企业新增83.4亿元贷款。

  在企业关心的成本问题上,重塑株洲物流优势成为关键一招。服务企业“一降一升”行动,推动从单一环节降本向系统性降本、结构性降本,株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多式联运发展和内外高效联通,召开首届现代物流招商大会、智慧钢铁及物流产业生态大会,组建现代物流集团,“真金白银”为企业节省本金,湘粤非铁海联运累计为企业节约超1.5亿元,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为企业节约仓储费用400多万元,“一港通”通关模式压缩整体货物通关周期近30%。

  去年,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3.9%,铁、水货运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占比近年来首次降低至90%以下。

  电力保供,让企业更省心省力。去年,株洲西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有效改善湘东地区供电主网架结构,提升了株洲、湘潭地区供电能力。去年以来,株洲加快建设新型电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为城市发展“充电赋能”,全市省级及以上园区建成9家园区供电服务中心,为1500余家企业配置“一对一”电力服务专员,从削峰填谷、能源管理、电价政策等多维度精准指导企业降低用能成本1.34亿元。持续推行的“三零”“三省”服务,助力新动力与中车集团、株硬集团等达成产业链合作,建成体育中心充电站、株硬型材分厂分布式光伏等示范项目,为企业添绿又降碳。

  这一年,全市落实“不刁难企业负面清单”,深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审批服务“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15%以上。“一把手走流程”改革经验在全国推介,“企业办事不求人”获评全省创新服务项目。

  “道路一通,黄金万两”。这一年,醴娄、茶常、金醴高速基本达到通车条件,长株攸高速、莲花至衡山高速、上栗至醴陵高速纳入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修编,南四县通用机场前期也在稳步推进。

  县域经济迎来更快发展。持续开展“一廊一带一圈”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一主一特”县域园区产业。“三品一标”行动下,炎陵黄桃、茶陵红茶、攸县香干、白关丝瓜、王十万黄辣椒等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更响,销路更广。

  积极推动补链、延链、强链,努力提升产业层次,如今炎陵县已形成有色金属材料、新能源两条产业链,全县123家规上企业,九成以上入链,其中新材料产业链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黄桃、中药材、茶叶、楠竹等农业主导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也在慢慢地加强,还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的潜在能力百强县市;

  醴陵市打好陶瓷、烟花两张牌,加快建设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大力扶持小型烟花出口企业,借力各类节庆及主体活动策划,打响文旅产业名片,做强产业经济,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

  茶陵县突出抓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地和湘赣边冷链物流园建设,积极探索央企与革命老区“优势互补、互惠多赢、城乡一体”的协同发展之路,重点开展“央企带县企、大手牵小手”县域经济培育行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化、规模化、工业化发展,现已与中车株所、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等央企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6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

  乡村振兴有盼头,全市新增1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2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株洲在持续增收上创新思路、探索举措,特别是结合互联网线上经济的发展,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把山窝窝里的土特产卖到全国,让老百姓的收入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回顾过去的一年,心有梦想的株洲,将无限可能,变成了从无到有的创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财富。

  展望全新的一年,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正在铺陈绘就的新画卷,也必将带着全市群众的心声,抵达充满信心的远方。(记者/高晓燕 刘小波)



上一篇:国网福清市供电公司:加速配网自动化 供电可靠添保障

下一篇:配电网将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电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