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3 作者: 配网设备
为了深入解读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研判未来走向,智研咨询精心编撰并推出了《2025-2031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不仅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的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梳理,更是智研咨询多年来持续追踪、实地踏访、深入研究与精准分析的结晶。它旨在帮助行业精英和投资者们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洞察行业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报告》主要研究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细分市场包含成慢充桩、快充桩、公共充电桩、私人充电桩等部分,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量、保有量、投资规模、企业布局等细分数据。
《报告》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政策、发展的新趋势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对业界厂商掌握产业动态与未来创新趋势提供对应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设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打造大众创业创新与公共产品和服务增长的“双引擎”,实现稳增长、结构调整、民生,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根据应用限制范围及服务对象,电动汽车充电桩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及私人自用充电桩等类型。其中,公共充电桩一般设置在公共场所,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而私用充电桩仅为私车提供充电服务。随着共享理念的普及,“私桩共享”的模式也在部分地方实行,可提高充电桩利用率。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威胁。因此,在新时代,中国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气体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截至目前,全球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以电力为主,按功率类型可分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即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需要以电力为主要驱动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在历史时刻应运而生。从支撑需求来看,近年来,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保有量迅速增加,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明显增加。
2024年1-12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22.2万台,同比上升24.7%。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85.3万台,同比下降8.1%,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336.8万台,同比上升37.0%。截止2024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台,同比上升49.1%。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57.9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64.3万台、交流充电桩193.6万台。从2024年1月到2024年1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7.1万台。
充电桩产业链呈现多层次、多环节的复杂结构。从上游来看,涉及多个配套产业,其中核心部件包括壳体、底座、插头、线缆等基础组件,而技术上的含金量较高的充电模块等功率半导体器件构成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游环节则聚集了充电桩制造企业、运营服务商以及各类配套服务平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产业链的终端需求大多数来源于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下游应用领域直接驱动着整个充电桩行业的发展。
作为充电桩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中游集成制造与运营承担着充电设施从设计建造到运营管理的全流程重任。这一环节的企业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一方面需要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充电桩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指标;另一方面直接面向最终用户,为其提供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体验。中游企业不仅提供充电桩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输出涵盖选址规划、设备配置、运维管理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由于涉及充电站的土地获取、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及后期运营维护,该环节具有非常明显的重资产特征,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项目开发与运营,这也构成了行业的重要进入壁垒。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排名前十五位的企业依次为:特来电运营70.9万台、星星充电运营62.5万台、云快充运营58.7万台、小桔充电运营21.4万台、蔚景云运营20.3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南方电网运营9.0万台、汇充电运营8.9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8.9万台、依威能源运营7.8万台、万城万充运营5.4万台、蔚蓝快充运营5.2万台、昆仑网电运营4.7万台、均悦充4.3万台、万马爱充运营3.9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7.1%,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2.9%。
智研咨询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规模、产业体系、重点企业情况、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各地政府、产业链关联企业、投资机构提供参考。
1:本报告核心数据更新至2024年12月(报告中非上市企业受企业信批影响,相关财务指标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报告预测区间为2025-2031年。
2: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报、问询报告等)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等;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及第三方数据库等。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智研团队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
智研咨询作为中国产业咨询领域领导品牌,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公司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用自主研发算法,结合行业交叉大数据,通过多元化分析,挖掘定量数据背后根因,剖析定性内容背后逻辑,客观真实地阐述行业现状,审慎地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数据洞察、战略咨询及相关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