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华为,右牵大疆

“积极尽志求真品诚”——访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滔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 新能源产品

  “它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这是《华尔街日报》对一家中国科技公司的赞誉,能获得挑剔的美国人如此高的评价,足见其在行业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在一般人眼里,在一些高科技领域,中国企业历来都是扮演“追赶者”“跟跑者”的角色,而他和他的公司却在短短十年内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充当着“领跑者”的角色。现在,这片蓝海的所有人都是后来者,都在踏进他已经留下的脚印。他,就是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凭借着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汪滔带领着大疆创新在无人机领域展示着“中国创造”的新高度。

  从大疆创新的发展历史来看,如果说头5年还是养在深闺,无人问津的成长培育期,那么后5年,就是厚积薄发,“一统天下”的集中爆发期。而支撑大疆创新真正崛起的,得益于其对无人机的深度技术挖掘。

  “要问我们的成功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就是永远追求卓越。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具备了完善的产业链,融入了全球消费市场,并且培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但是,我们鲜有能够打动世界的科学技术产品,多数企业仍是追随者、模仿者,乐意通过‘价格战’来获得市场占有率。大疆创新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也从来就没降低过对自己的要求。”汪滔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开创者,大疆创新一直依靠技术积累,打破人们观察世界的边界。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生产50台产品,还是5万台产品,大疆创新已经不习惯去做二流产品。

  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汪滔创办了大疆创新,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用于直升机航模和多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管理系统,当时市场上还没有“消费级无人机”这个概念,大疆创新的产品大多通过一些专业网站或论坛销售,渐渐获得业内人士认可。

  随后几年,多旋翼飞行器在全球兴起,在航拍领域的应用尤为常见。大疆创新凭借其在飞控科技方面的研发积累开始涉足这一市场,而大疆创新真正的腾飞来自于一次转型。当时,汪滔注意到,尽管多旋翼飞行器在市场上热销,但许多消费者仍然会购买用于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云台。“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凭借在飞行控制管理系统上的技术积累,很快,大疆创新就推出了面向大众用户的“精灵”系列多旋翼飞行器,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经由高度技术集成、到手即飞的航拍飞行器。借助于“精灵”,大疆创新将之前局限于航模爱好者的专业市场扩展到大众消费市场,从而引爆了整个无人机市场的需求。

  在汪滔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积极尽志,求真品诚”。“只要重视创新,中国制造很快就能变成‘高质量’和‘品位’的代名词。”如今,大疆创新已形成一支500人以上的研发技术团队和数十位世界级研发工程师,强大的技术积累与研发实力,保证了大疆创新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难以撼动的优势地位。

  也许是受到父亲年轻时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影响,也许是海外的留学经历让汪滔耳濡目染,大疆创新与其他初创型科技公司一样,“基因”中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与生俱来。在汪滔看来,能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无人机市场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大疆创新在此领域拥有主导性的知识产权。

  据统计,目前,大疆创新在全球已提交专利申请超过1500件,获得专利授权400多件,涉及领域包括无人机各部分结构设计、电路系统、飞行稳定、无线通信及控制管理系统等。

  除了拥有周密的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大疆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也是一支吸纳了众多名校出身,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海外部队。既有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名校的高材生和来自美国知名律所的律师,也有熟悉日本知识产权制度、有着非常丰富专利代理经验的专利代理人。在这样一个团队里,国际化、全球化是最鲜明的标签。“我们的产品覆盖海内外市场,因此在选择小组成员时也将目光锁定在全世界。”汪滔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些专利申请中,有很多都是引领甚至是主导未来2年至3年行业发展潮流的前沿技术,大疆创新持续对现存技术进行升级换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产品未动,专利先行”的成功理念。 (知识产权报王康)